魅力之城花似錦 延吉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聚力高質量發展
2025-03-31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春和景明,魅力延吉草木萌發待花開。
前不久,2025(第八屆)中國縣域旅游發展監測工作發布階段性成果,延吉市憑借豐富的旅游資源、活躍的旅游經濟和政府扎實的推動工作,成功入選中國縣域旅游發展監測強縣、強區名單。無獨有偶,在《2024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中,延吉市上榜兩個“全國百強”榜單,分列“2024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第47位、“2024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74位,發展活力盡顯。
毫無疑問,這是延吉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吉林視察延邊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各項工作主線,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的最好印證。
花開千朵,最美不過“石榴紅”。
近年來,延吉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圍繞以“繁榮延吉、綠美延吉、青年延吉、智慧延吉、幸福延吉”為內容的“五個延吉”建設目標,從思想鑄魂、文化引領、共同富裕、互嵌交融入手,有力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市呈現出各民族團結一心、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春節以來,尤其是每到周末,延吉西站總是一派繁忙景象,一列列高鐵陸續駛進站臺,帶來一批批對延吉向往已久的游客;延吉網紅彈幕墻、中國朝鮮族民俗園等紅遍全網的旅游打卡點,身著朝鮮族服飾的游客們摩肩接踵,筑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各個商圈的店鋪里賓客盈門,忙得熱火朝天、賺得盆滿缽滿……每一處,都是彰顯延吉無限活力與魅力的生動場景。
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近年來,延吉市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把改善民生作為各項工作的“指南針”,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三個意義”,不斷滿足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力推動項目建設。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實施5000萬以上重點項目103個,總投資307.1億元,年內完成投資105.7億元,裝備制造產業園、粉煤砌塊自動化生產線等項目如期竣工,全芯微集成電路封測、可喜安生物廠房擴建等項目進展順利,米稻村實業、寧好新能源汽車、全球貿易通等一批知名企業成功落戶,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4.12億元,增長30.63%,以有效投資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持續釋放文旅發展活力。牢牢把握冰雪旅游發展的黃金機遇,舉辦第三屆花燈節、首屆出溜滑趣味比賽暨冰雪歡樂谷雪地篝火晚會以及冰上電動車、圍爐煮茶、冬釣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體驗活動,讓前來參觀的國內外游客共享冰雪樂趣,感受延吉特有的冰雪文化。“春節”假日期間,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04.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4.8億元。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出臺《延吉市高齡津貼發放實施細則》,自2024年9月1日起將80周歲至84周歲的老年人納入高齡津貼范圍。累計為全市符合取暖救助條件的2040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家庭發放取暖補貼124萬元,受益群眾達2595人。持續開展婚姻登記“省內通辦”,最大限度滿足各族群眾對婚姻登記的便捷化需求。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強黑土地保護,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1%,新建高標準農田1萬畝,糧食總產量達12萬噸,農業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以“千村美麗”“百村示范”等工程為載體,實施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9個、供水保障工程7個,新建戶用廁所307座,改造農村公路10公里,全力補齊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短板。在全市54個村屯實現“道德銀行”“愛心超市”全覆蓋,文化大院、農家書屋等基層文化宣傳陣地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鄉村大地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增收,步步有美景、處處是風光。
來源:延邊網
初審:王棟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前不久,2025(第八屆)中國縣域旅游發展監測工作發布階段性成果,延吉市憑借豐富的旅游資源、活躍的旅游經濟和政府扎實的推動工作,成功入選中國縣域旅游發展監測強縣、強區名單。無獨有偶,在《2024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中,延吉市上榜兩個“全國百強”榜單,分列“2024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第47位、“2024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74位,發展活力盡顯。

毫無疑問,這是延吉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吉林視察延邊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各項工作主線,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的最好印證。
花開千朵,最美不過“石榴紅”。
近年來,延吉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圍繞以“繁榮延吉、綠美延吉、青年延吉、智慧延吉、幸福延吉”為內容的“五個延吉”建設目標,從思想鑄魂、文化引領、共同富裕、互嵌交融入手,有力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市呈現出各民族團結一心、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春節以來,尤其是每到周末,延吉西站總是一派繁忙景象,一列列高鐵陸續駛進站臺,帶來一批批對延吉向往已久的游客;延吉網紅彈幕墻、中國朝鮮族民俗園等紅遍全網的旅游打卡點,身著朝鮮族服飾的游客們摩肩接踵,筑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各個商圈的店鋪里賓客盈門,忙得熱火朝天、賺得盆滿缽滿……每一處,都是彰顯延吉無限活力與魅力的生動場景。
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近年來,延吉市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把改善民生作為各項工作的“指南針”,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三個意義”,不斷滿足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力推動項目建設。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實施5000萬以上重點項目103個,總投資307.1億元,年內完成投資105.7億元,裝備制造產業園、粉煤砌塊自動化生產線等項目如期竣工,全芯微集成電路封測、可喜安生物廠房擴建等項目進展順利,米稻村實業、寧好新能源汽車、全球貿易通等一批知名企業成功落戶,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4.12億元,增長30.63%,以有效投資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持續釋放文旅發展活力。牢牢把握冰雪旅游發展的黃金機遇,舉辦第三屆花燈節、首屆出溜滑趣味比賽暨冰雪歡樂谷雪地篝火晚會以及冰上電動車、圍爐煮茶、冬釣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體驗活動,讓前來參觀的國內外游客共享冰雪樂趣,感受延吉特有的冰雪文化。“春節”假日期間,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04.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4.8億元。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出臺《延吉市高齡津貼發放實施細則》,自2024年9月1日起將80周歲至84周歲的老年人納入高齡津貼范圍。累計為全市符合取暖救助條件的2040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家庭發放取暖補貼124萬元,受益群眾達2595人。持續開展婚姻登記“省內通辦”,最大限度滿足各族群眾對婚姻登記的便捷化需求。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強黑土地保護,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1%,新建高標準農田1萬畝,糧食總產量達12萬噸,農業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以“千村美麗”“百村示范”等工程為載體,實施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9個、供水保障工程7個,新建戶用廁所307座,改造農村公路10公里,全力補齊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短板。在全市54個村屯實現“道德銀行”“愛心超市”全覆蓋,文化大院、農家書屋等基層文化宣傳陣地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鄉村大地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增收,步步有美景、處處是風光。
來源:延邊網
初審:王棟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